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回眸
民国21年(公元年),县长在“旧八景”(郎峰晚翠、瀑派寒流、南岳宏宫、北极层观、三元故里、四望荒亭、刘伶孤冢、郑庆丰碑)的基础上,确定“新八景”:清溪印月、长虹夕照、闸岸观鱼、公园晚眺、崇宫对峙、象山晴雪、晚菘竞秀、绿水芙渠。
“晚菘竞秀”是指在县城东一带,沿北瀑河两岸,东西约8公里,均种大白菜。大白菜古称“菘”,又名黄芽菜,汲取河水灌溉,质美味甘。
每当秋末,嫩叶舒翅,大可盈抱,色如翡翠,润似玻璃,万顷平铺,碧无际涯。行其野,则桔槔之声,远近相闻,田家乡趣,可见一斑。
河北徐水:大白菜里忆乡愁
作者/刘柯旋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是百姓菜,价格便宜,好种易管,菜身干净,菜叶葱绿。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大白菜可是老百姓们的当家菜。冬季里,家家户户把白菜拉回来,大人抬、小孩抱,放到窗台上、屋檐下或者地窖里。一棵棵绿莹莹、白生生的大白菜,带给大家的是满心的踏实与安逸。即使如今生活富裕,菜广食丰,白菜依然是冬季居家百吃不厌的暖心美食,是最朴实的情感寄托,并成为永远的乡土记忆。徐水区崔庄镇农家院的菜地里种植的大白菜白菜是本土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到南方称“黄芽菜”。大白菜在古时又称为“菘”,为何为菘?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述:“菘性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种植的大白菜已有余年的历史,早在晋代,安肃(徐水旧称)就产白菜。到清朝,已由城关扩种到几十里之外。据《安肃县志》载:“安肃鸡爪泉最温,自孤庄营至北关流入瀑河(南易水下游),水土较暖,秋间种白菜,最为肥美。”相传清顺治年间(公元-年),皇帝巡视,至徐水城东10里之林水。见道旁白菜大可盈抱,色如翡翠,润比琉璃,万顷平铺,碧无涯际,万分欢喜。遂封林水大白菜为贡菜,每年专送京城。自此,林水白菜远近闻名。套汤白菜、上汤酿白菜,都是当时宫廷中的名菜,传承数百年。徐水区南邵庄村的大白菜长势喜人清代文学家李渔(-年)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菜类甚多,杰出者则数黄芽。此菜萃于京师,而产于安肃,谓之‘安肃菜’,此第一品也。每株大者可数斤,食之可忘肉味。”李渔生于浙江,江南物产丰饶,却依旧认为鲜有蔬菜能媲美安肃白菜。老辈徐水人将白菜、萝卜、大山药(红薯)尊为“三宝”,可见白菜在乡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徐水白菜的特点是棵大味美、多次回锅清汤不烂,单棵最重可达50斤。20世纪50至90年代,是徐水大白菜种植的鼎盛时期,面积有亩以上。品种有林水白、青核桃纹、小白口、棒槌菜等。后来,该地还引进了顶心白、柳叶青、宝塔菜等新品种。除自食外,每年约有万公斤白菜外调,支援北京、青海、山西、内蒙、东北、天津等地。白菜是百菜之王,营养丰富。中医称白菜性微寒,养胃生津、消食下气、解毒利尿,为清凉降泄兼补益良品,是有利人体健康的佳蔬良品。白菜居百味之首,在徐水做法极多,可炖、可汆、可炝、可熘、可炒,还可生拌。大白菜又是制作腌菜的上等原料,如渍菜、泡菜。高档筵席多取菜心、菜头、菜叶单独烹制,如开水白菜、扒白菜、砂锅白菜等。烹制白菜味宜清淡,不过多使用调料,以突出其清鲜风味和翠绿色泽。保定直隶官府菜中的上汤酿白菜最为有名。选用徐水贡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肉馅,蒸制入味,菜肉馨香融为一体。再注入精制上汤,色泽白润,鲜咸清香,味甘性平,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上汤酿白菜成为直隶官府年夜宴的重要菜品。徐水区商平庄村种植的大白菜,常有游人来此留影近些年,随着乡村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化和物流运输便捷化,徐水百姓不再大面积、成规模地种植大白菜。但是,村头道边,房前屋后,仍常见白菜的绿意模样。它既是一种寻常食物,更是一个地域符号、文化记忆,是遍食人间佳肴都忘不了的家乡味道,是无论走多远都挥不去的浓浓乡愁——在内心里,在乡音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