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25/4316566.html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中有这样一段话:“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盖相距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数百年乎。”
这段文字反映了清乾隆晚期至嘉庆初期京城中翡翠价值上扬的情况,是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料。纪昀殁于嘉庆十年(年),而《阅微草堂笔记》成于乾隆五十七年(年)。据纪昀所言,云南翡翠玉在京都传播了五六十年,这正是乾隆初年至其成书之年。仅仅乾隆一世,翡翠由石升扬为玉,价格由相当蓝田干黄上攀并超过羊脂白玉,如此快速的发展趋势实是惊人,在古今玉器史上也是空前的。
宫廷典藏——陈设用品(三)
翠灵芝形如意
时期:清长47.8厘米最宽10.5厘米
翠质青绿。如意为灵芝形,柄作灵芝枝干,镂雕小枝及叶,并有小灵芝饰于柄下端。头部雕作灵芝形。宫廷使用的如意式样颇多,一些作品取自然形状,如用天然植物形,此物仿灵芝而有夸张。古人认为灵芝是能使人长寿的仙草,有神奇的功能。班固《西都赋》中有“灵草冬荣”之句。
翠螭纹如意
时期:清长47厘米最宽10厘米
翠质青绿,局部色较深。如意柄微弯成弓状,垂云式如意头,柄中部和头部均浮雕双螭。螭纹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常见的装饰,清代宫廷用品上往往以螭纹表示龙,此物之螭纹也呈龙的形象。所用翠料透明度高,绿色呈斑状,分布均匀,质地优良。
翠玉白菜式花插
时期:清高24.3厘米口径12.8厘米
翠色青绿,透光性较弱。花插为白菜形,采用雕琢手法,上部菜叶相并,或高或低,亦有折而下垂者,环并一周,内空,可插物。下部叶梗直立,间有空隙。此类翠玉白菜,清代宫廷制有多件,可见其深受皇家喜爱。这件翠白菜之色近于自然,是这类作品中的珍品。
翠乾隆款仿古觚
时期:清高19.7厘米口径10.4×6.8厘米
翠色青绿,有翠料表皮的风化色皮色。翠觚海棠花瓣式口,喇叭形颈,足外撇。颈及足饰蕉叶纹,腹部饰凸起的兽面纹。底有篆书“乾隆年制”款。觚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明代流行用觚做陈设品,将觚置于案头,内插杂物。清代宫廷或称为花觚。此觚为乾隆时期的仿古作品,其造型、纹饰与古器有所差异。所用翠料青中含绿,近似古铜器的锈色。
晚清宫廷爱翡翠
现存的清宫档案和遗留的实物均可证明翡翠在晚清的内廷受到慈禧太后等人的珍爱。后妃们的扁方、簪、坠、戒、镯等饰物许多是用上品翡翠制作的。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为慈禧画的肖像中慈禧手上戴的就是翠镯。慈禧太后凭借其所掌握的权力向各海关、织造等衙门索取翡翠贡品。当时内廷称翡翠为“绿玉”。清宫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宫中传淮安关办理“绿玉竹节式镯子三对、绿玉双喜字耳挖勺式小长簪一只、绿玉双喜字耳挖勺式长簪六只、绿玉双喜字钳子二对”,这四种17件绿玉活计共用银两。慈禧死后还殉葬了大量翡翠,如脍炙人口的翡翠西瓜、翡翠甜瓜、翡翠白菜等,均为俏色翠雕,价值连城。宫中的好尚影响了当时民间对翡翠的使用,在玉石市场上翡翠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受到士绅、贵妇、富商们的喜爱。
(编辑:柠檬整理)
END
?文物大讲堂
袁银龙说钱币之“真金白银”(上)
?文物大讲堂
袁银龙说钱币之“真金白银”(中)
?文物大讲堂
袁银龙说钱币之“真金白银”(下)
?文物大讲堂
白银在货币史中的兴衰(上)
?文物大讲堂
白银在货币史中的兴衰(下)
?文物大讲堂
我国官方流通纸币的发展
图文内容收集自网络,由文物宝库频道编辑整理。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