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外小吃故事哈勒滨炒白菜木耳 [复制链接]

1#

在道外中华巴洛克美食一条街上,“哈勒滨饭庄”每天都会引起、来此观光的外地人的注意,经常光顾这里的本地人也对哈勒滨饭庄充满了奇妙的猜想,为了探个究竟许多人怀着好奇心迈进饭庄的大门、阅读饭庄的历史,欣赏一道名声在外的大众菜“猪肉丸子炒白菜木耳”享受淡淡的清香。

据说哈勒滨源自满语,当时哈尔滨是一个移民城市,居住很多外国人,有犹太人、俄国人、许多欧洲人,外国人说中国话,吐字不清把哈尔滨就说成了哈勒滨,它源自于一座小渔村,座落在老道外的松花江畔,这就是民间流传的老话“先有老道外,再有哈尔滨”。

“哈勒滨饭庄”的祖辈当年闯关东来到哈尔滨,为了谋生挑着扁担沿街售卖自家制作的家乡小吃,慢慢积累形成了店铺的经营风格,因为初来乍到对哈尔滨和哈勒滨的认识模糊,所以饭庄就以“哈勒滨饭庄”为名,一直沿用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饭庄的后斋尊重祖父遗愿升级复建了如今的“哈勒滨饭庄”,从北三道街的小胡同到南二道街的旧楼院。十年前哈勒滨饭庄落户到南二道街60号;“猪肉丸子炒白菜木耳”再一次引起食客的青睐,猪肉丸子凭借猪肉的”鲜”和各种秘制调料制成的猪肉丸子软嫩、滑熘、爽口,搭配上农村菜园中的白菜和东北著名的秋木耳,吃起来清脆、水灵、还有一点甜味而一炒出名。饭庄的其它菜品也与店内的装修风格相辅相成,不仅有多种口味的抻面条、手擀面条,还有东北农家大炖菜、炒菜,人们可以边吃边欣赏中华巴洛克古砖旧瓦老街风情,聆听“星熠社”传出的戏曲联唱、快板、相声;乌克兰大使及夫人还特意到哈勒滨饭庄视察对这道菜给予很高的评价。

哈勒滨饭庄的包房在二楼,分别用道里区、南岗区、动力区、太平区、道外区命名,看到道外区这三个字让老道外人有一种到家的轻松,有想进去吃一顿自家菜的冲动;墙壁四周、楼梯走廊贴满了旧时哈尔滨的老照片,图书馆、电影院、杂货铺、老街巷;除了泛黄的照片,一个老钟表、一个电匣子、一个杂物篓、一把粗瓷大茶壶、一个笔筒、一本老书,也会让你看个眼花缭乱、见物生情,让童年穿越时空在岁月里生出丝丝温情;慢慢品味正宗的东北特色美味菜,嚼出一缕幽香,吟出一首斑斓的民间饮食文化的篇章。

每逢周末、节假日这里热闹得就像七十年代人们在居民大院办喜事一个样,包房、大厅、院落摆放餐桌二十多,据老板英利介绍自家的菜品严把质量关,而且当地监察防疫部门经常上门抽检化验、宣传食品卫生的安全性、重要性,筑起了食品卫生安全健康的重要防线,一位经常在这里用餐的“星熠社”老戏迷用顺口溜说出了心愿“猪肉丸子炒木耳,白菜养颜能去毒,色味清香像茉莉,滋润生命保健康.”。

供稿单位: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姜丽娜

版式:孙涛

视频编辑:闫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