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一大早,看到天津交通广播电台两个主持人吵架、男主播摔门而去的新闻上了热搜,仔细一看,原来当天的节目有个题目,叫北京是美食荒漠吗?
各地的交通广播电台都差不多,就是给上下班堵车的司机朋友们听个乐呵,每天有个题目,听众们跟主播互动一下,主播们唠点家常,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节目。
没想到天津电台的两个主持人却在节目中吵起来,说吵架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女主播其实没机会说什么,也没说什么吵架的语言,语气也很平静。仅有的几句话还屡次被男主播打断,最后女主播说男主播每次说话都要跟观众抬杠,男主播提高音量,连续说了几次:“我说乾隆白菜是个凉菜也是杠?”最后,男主播摔门而去,导致节目暂时中断。
节目里,听众提到了三种北京美食,一种是烤鸭,一种是爆肚儿,一种是乾隆白菜。男主播基本对这三种食品都嗤之以鼻,说他个人对烤鸭没什么感情(感觉);说爆肚儿是小吃,言下之意是爆肚儿不算美食;还说乾隆白菜是凉菜,言下之意也不算美食。
在这种情况下,女主播半开玩笑地说,他怎么总是跟听众抬杠呢。然后男主播嚷嚷了两句,愤愤离开直播间。今天上午,男主播也出来道歉了,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既然话题到这里了,今天我们就说说北京到底是不是美食荒漠。
如果北京是美食荒漠,那全国不是荒漠的地方也太少了吧?估计说这话的人,要么是对于北京的期待值太高了,要么就没找到好吃的地方。今天就说几个北京百姓喜欢吃的饭店,必须声明,文章没有任何广告性质,笔者提到的这几个饭店全都人满为患,经常需要排号,根本不屑于做广告。
1、那家小馆。
那家小馆现在可不是小馆了。最初的店开在香山下面的二层小楼里,一进门就是老板家祖上的一幅画像,穿着黄袍,不知道是亲王还是什么王,不明觉厉。开始的时候,是爬完香山,顺便去吃饭,后来就偶尔特意过去吃一顿。那会儿北京排队的饭店并不多,那家小馆算一个。
那家小馆算是正宗的北京菜、宫廷菜了,他家最出名的就是皇坛子,黄色的汤底,汤味醇厚,据说是用老母鸡、猪肘子、金华火腿等食材熬制而成,但是我一直奇怪,这些东西都加起来也没有那么黄啊,不知道汤里有什么秘制材料。
他们家的皇坛子由最贵、到最便宜的都有,根据食材的稀缺程度定的价格,食客可以各取所需。这个汤喝几口就会觉得有点腻,但是泡饭再好不过了。吃了若干次以后,我总结出来了,如果是自己朋友聚餐,点最便宜的皇坛子就行,味道并没有很大差距。那些鱼翅、鹿茸、鹿鞭等所谓的珍贵食材,放到这个高汤里,也吃不出什么特别味道。
2、小吊梨汤。
小吊梨汤可以视为那家小馆的平替版本,这么说不知道老板会不会不高兴,但是我个人感觉就是这样。小吊梨汤的菜品价格更亲民一些,主打饮品梨汤也确实好喝,每次去我都得来一壶,秋冬季节喝这个最好,又润燥,又驱寒。
他家的牛肉烩饭也好吃,如果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这道菜和裹蛋馒头片必点。裹蛋馒头片其实挺简单的,小时候妈妈给我做过,当然没有饭店里做得这么精致,火候这么恰到好处,味道大差不差的。店家搭配的酱豆腐汁和辣椒酱也好吃,大家可以两种都试试。每次去小吊梨汤,碳水都摄入过多,菜没吃多少,净吃主食了。
3、大董。
游客到北京,想吃烤鸭,就会直奔全聚德。但是北京人请客,如果预算足够,会首选大董。个人认为,大董的优势在于精致、创新,而全聚德还停留在国营饭店的状态里,服务也跟不上,摆盘也谈不上,论实惠也排不上号,如果再不改变的话,吃老本也不知道能吃多少年。
大董确实属于中高档消费了,但是他家的菜上来,你就觉得它应该卖得贵。烤鸭就不说了,个人认为,品质及味道,都比全聚德稳定得多。
他家还有道菜叫山楂鹅肝(有时候是樱桃鹅肝),把鹅肝弄成小球状,外面裹上山楂汁,再配个“樱桃”把儿,从外形上跟樱桃差不多,吃起来,既有鹅肝的香醇,又因为山楂的调和,一点都不腻口。怎么说呢,他家的菜精致到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菜式。既好吃,又好看。
4、丹桂餐厅。
这是今天说的几个餐厅里唯一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是个小馆子,以三张半桌子起家。小编从店主家小孩刚出生,一直吃到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老板一度因为孩子上学的事情,想关店回老家,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最终,孩子好像回老家上学了。
老板是广西人,餐厅也是正宗的广西菜。在纸媒盛行的年代,这家小店就被挖掘出来,上了报纸。老板就把报纸贴在墙上,当作自己的勋章。这家店本来一直在美术馆附近,从三联书店的胡同进去,大概走米吧,门脸儿特别小,店名也不明显,一不留神就会错过。
这么个餐厅怎么能生存下去?很显然是靠内容,靠老客户口口相传的口碑。虽然店不大,但是他们家的菜单还挺全的,比较特色的广西菜都能做,比如酸笋炒仔肠什么的。不过最受欢迎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卤味粉,一个是脆皮鱼。这两样,我每去必点。
卤味粉是干拌粉。个人认为,汤粉没有干粉入味,加了汤就把粉的味道稀释了,这是把他家的粉吃了一个遍得出的结论。虽然卤味粉上面的牛肉越来越薄,但是味道一直没变。也能理解,牛肉越来越贵,粉的价格又不好涨太快。
脆皮鱼简直绝了。就是用最便宜的草鱼做的,但是以我这么多年东奔西走吃鱼的经历,最爱的还是他家的脆皮鱼。这道菜的特点是外焦里嫩,但又不是一句外焦里嫩就能形容的。鱼皮是酥脆的,带着点鱼肉,沾一点点汤,那种满足,让我隔段时间就想念。
不知道是不是胡同改造的原因,后来这家餐馆没有了,现在在神路街开了个分店,我也去吃过,好像味道不太一样,应该是换老板了。这种差别是微小的,只有老顾客吃得出来,不知道厨师跟以前的老板是什么关系。以前的味道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这里是馋猫儿去旅行,一个热衷于美食的旅游号,一个体验派旅游者的原创集锦,如果觉得文章内容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加